
“久有凌云志,今上井冈山”,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送走了多少岁月;时代画卷波澜壮阔,记载了无数英雄故事。五天的培训时光很短,短暂到转瞬即逝,五天时光也很长,漫长到跨越九十多载光阴。忆往昔,竟难忘那八角灯光、黄洋炮响,难忘那山道挑粮、先烈艰辛,难忘那红旗飘扬、峥嵘岁月。强敌环伺中岿然不动的坚定,星光摇曳中旌旗燎原的远望,九死一生中九天揽月的豪迈,艰苦卓绝中谈笑凯歌的乐观,早已让我的思绪飞到烽火纷飞红绿交映的时代。
井冈山的翠绿
巍巍井冈,翠竹苍苍,石笋方方。这里千峰竞秀、万壑纵横、山高林密、飞瀑流泉,远远望去犹如一幅水墨画。在井冈山斗争的岁月里,满山遍野的翠竹仿佛是挥舞着的长刀利剑,黄洋界保卫战中,它是使敌人陷入竹钉陷阱的坚实戒备;救治伤员中,它是弥补物资缺乏的天使利器;挑粮小道中,它是运输物资的后勤保障。井冈山的绿迎着朝阳,透着希望。
井冈山的鲜红
井冈山土地上浸满了无数烈士鲜血,她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星星之火从这里燃烧燎原,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篇章。1927年10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后挺进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等县恢复和建立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井冈,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同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进一步增强。二年零四月里,在井冈山开展了政权建设、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为一体的革命实践活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使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新的革命道路。
当攀上黄洋界哨口瞭望,昔日战场硝烟尽,却仿佛依稀还听得见隆隆炮声,黄洋界保卫战是井冈山反围剿的一次著名战役,红军以一个连的兵力击败了敌人五个团的进攻,毛泽东遂写下《西江月井冈山》,当再一次诵读“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深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革命激情在心中澎湃。
当驻足于茅坪八角楼中,陈桌旧凳,油灯旁,毛泽东同志将革命理论不断总结,撰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两部重要著作,为革命指明了方向,以星星之火开启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篇章。
当我们低头踏在革命烈士园的台阶上,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仰。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共牺牲烈士48000多名,每一百米就有19名战士倒下,每一天就有50多名战士长眠于山。战斗、牺牲,曾无数次啊,茅草被敌人的炮火摧残,铁蹄践踏,战士们一个个倒了下去,他们的鲜血浸红了土地,染红了国旗。英勇就义的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在被捕临刑前仍痛斥敌人,被敌人割去舌头,血流满地,用脚蘸鲜血书写“革命成功万岁”;十五岁就参加革命的吴月娥,在被敌人抓获后为不泄露红军踪迹翻身与国名党军官同归于尽摔下悬崖尸骨无存;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张子清身负重伤后,舍已为人做出献盐壮举,却使自己伤口感染,病情恶化,最后英年早逝;井冈山伟大母亲曾志,为坚持革命不惜割舍自己的骨肉,义无反顾投身于战斗之中。
井冈山精神
我在寻问,究竟是什么力量激励着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始终不渝;是什么力量引领这革命先烈们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义无反顾地探索光明道路。经历沧桑变故,品味凄风苦雨的大山仿佛告诉我就是那份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歌谣《红米饭南瓜汤》中唱到:“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的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写到:“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朴素易懂的民间歌谣、毫无雕琢的平实记录,清晰的还原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艰苦,也让我们看到党内、军队内的民主作风,这样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能从艰难险阻战争中走向胜利的基础。
今天的我,在罗霄山脉,静静地领悟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时代在变迁,井冈山精神却依然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鼓舞着我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井冈山精神似一盏明灯,指引前进航向;井冈山精神似一面明镜,折射溢彩人生。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更应该高擎思想的火炬,切实做到“五不丢”,一是不丢理想信念,将坚定理想信念转化为照亮前路的明灯,转化为对目标的执着追求,转化为艰难险阻的勇敢担当;二是永葆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不忘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三是不丢纪律规矩,慎始慎终慎独,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四是不丢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用新理念引导工作,用新办法解决问题;五是不丢群众路线的行动指南,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各项工作中。
最后以一首小诗融合实景演出《血》、《旗》、《灯》、《情》、《火》、《路》来表达对井冈山的敬仰之情。
残阳喋血染穹苍,旌旗漫卷起巨澜。
三湾建制明灯照,一曦破晓铁幕穿。
忠魂铸就森严岸,豪情万丈敌胆寒。
烽火消落宛如昨,绿杨归路思井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