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千古流传的苏轼名句告诉我们,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挫折和不如意,不同的是面对艰苦的环境,有人选择悲观消极,逃避退缩,而有的人则迎难而上,积极面对。
毫无疑问,习近平总书记属于后者。近日刚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那段遥远的岁月,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生活,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索和认识。
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接受采访的29个人,不论是一起插队的知青,了解熟悉他的当地村民,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刻苦学习、用功读书、积极上进的事迹,从不同角度和感受讲述了他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清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知青时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让我明白了只有发奋图强,才能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阔,向着梦想阔步迈进。
这是一本见证时代的珍贵史料。翻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可以见到很多珍贵的图片,既有习近平总书记与别人的合影,也有那个时代的日常生产生活画面,生动展现了青年习近平在那段岁月中的工作和学习状态,记录了他在梁家河当村支书期间为村里所办的实事,展现了一位优秀知识青年的理想抱负和责任担当。
这是一本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通过这本书,我明白决不能在应当吃苦时选择安逸,在应该奋斗时选择逃避,只有磨练意志,开拓进取,才能一点点成长进步,跨越阻碍,攀登高峰。
作为一名地质人,我对此深有感触。众所周知,野外勘测工作十分辛苦,跋山涉水是常态,奔波忙碌不奇怪,几乎常年在外工作,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要经受雨雪风霜的考验,还要忍受冬日的刺骨寒风,夏日的炎炎烈日和蚊虫叮咬。但我们没有人打退堂鼓,无怨无悔地坚守这份舍小家、顾大家的工作,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留下一行行坚定的足迹。
如今,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们的理想更加坚定,目光更加坚定,信念更加执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我会努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进取精神和昂扬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用无悔的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动人诗行。